| |||||||
说一个人耿介,常常用“眼里不揉沙子”来形容。其实“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具有两面性。正面理解是说一个人做事一丝不苟,对错误的人或事不姑息不迁就。从另一方面讲,这样的人有时会因为过分敏感而心胸偏狭。人到老年,逐渐远离纷争蜗居家中,环境变了相处的对象也变了,正所谓时过境迁,此时如果还抱守“眼里不揉沙子”就有些不合时宜而自寻烦恼了。
我认识一位老人,年轻时血气方刚,性情耿直,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周围的人念他为人还爽直且比较能干,尚可相安无事。如今早已步入老年的他仍然较真,棱角依旧,不仅对身边的老友苛求,就是在家中对儿女甚至对老伴也经常吹毛求疵,百般挑剔,使家里充满了“火药味”。据我所知,他家根本就没有什么大是大非问题,但是,在他“明察秋毫”的眼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成了“揉不进的沙子”。结果,全家人在他面前个个小心翼翼,避而远之。而他却经常向我抱怨说家人如何孤立他,让他成了“孤家寡人”。
按说,退休后终于摆脱了竞争的压力,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听别人的闲话或顾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轻轻松松地与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如果把工作时的状态带回家中,在“精神”上“退而不休”,让“阶级斗争”那根弦继续紧绷,受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家人和至爱亲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如果天天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的言行,容不得他人有一点过错或性格上的差异,就会活得很累。学一学“难得糊涂”,让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练一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揉不进“沙子”的那只眼闭上,用那只睁着的眼睛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君不见,天津人把“包容”作为一种美德写进“天津精神”,就是对“包容”的昭彰与希冀。
本文地址:浅谈“眼里不揉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