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别看一顶草帽,在五六十年代,还是很时尚的。我家对门就有一家帽子店,那时老板把麦秆(草帽的原料)分给周围邻居编织成辫子,我们就经常接一些这样的手工活,当然他要付工钱,我们就赚点钱贴补家用。
为了帮助父母,放了学做完作业,或者寒暑假,也加入进来辫麦秆。麦秆制作草帽有点讲究,先用麦秆辫成辫子,粗短的做帽顶,较粗的做内圈,最细的做外圈。用缝纫机一圈一圈沿着帽顶缝上,据说制作草帽最好的是燕麦秆,它又细又长,是制作草帽的佳品。
洁白的草帽是用硫磺熏蒸过,白白的的草帽,也好在上面写字作画。五六十年代,人们不管男女老少穿上件白衬衫,背后背一顶草帽,是很吸引眼球的。照相也忘不了拿一顶草帽,学“女民兵”那样。毛主席喜欢草帽,他有很多拿草帽的照片和绘画,是我们的偶像。
我的父亲是高中生,因为日本侵略中国,没有毕业。但是那个年代,在我们居住的一带还算是有文化的人。他的字写的好,画也画的不错。帽子店老板经常约我的父亲给他的帽子写字画画,我最喜欢看父亲给草帽点缀字画。只要老板来请父亲,我一定要跟在后面。父亲从来不阻挡我,而且搬一个凳子让我站在上面看。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
他是用油漆在帽子上书画,基本上是红油漆,写的通常是“东方红”“毛主席万岁”“社会主义好”“和平万岁”;五十年代初还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喜欢用“隶书”,所以,一直到现在,我认为“隶书”是最好看的字。而后再加上一个红五星。 还可以在帽子的内沿写自己的姓氏,如:李记、王记什么的。
父亲十分友善,有时,应买家要求,现场为他们写字作画。有时也在帽子上勾画一些兰草、梅花的。油漆作画不能厚,厚了油漆干了起皱;也不能薄,薄了不好看 。他的字画经常得到客人的称赞,当然老板也要意思意思,父亲是酸、腐气较重的文人,所以每每此时,他总是感到不好意思,甚至脸也会红。不收哇,家里确实等着钱。
父亲平平淡淡地过了一生,他留给我的也是平平淡淡。想着父亲的点点滴滴,平平淡淡倒是我家快乐之本。
本文地址:草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