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首页 导航 移动端 北京
养老信息网LOGO

行业新闻

常德市:汉寿洲口老年协会开出幸福之花

文章来源:常德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16-07-12 05:53:42
浏览次数: 256网友评论: 0

地处洞庭沅水之滨的汉寿县洲口镇猴王村共18个组,545 户,现有人口281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581人,70岁以上的老人170人,80岁以上的老人16人,90岁以上的8人,98岁的 2 人,(2012年时102岁的老人 1 人)。2010年以来,该村老年协会积极争取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和老龄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娱生活,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不断改善和提高广大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让全村老年人晚年幸福感倍增,成为了汉寿县基层老年协会的一面旗帜。

一、积极争取村、支两委的重视与支持,把老龄工作当成一项民生事业来部署。

该村老年协会共有会员206人,会长1名,副会长6名、常务理事10名、理事20名。近年来,老年协会积推主动向村党支部、村委会汇报,广泛开展各项活动,得到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1、定好调子。该村坚持将涉老工作列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重要议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落实。村党支部、村委会与协会一起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村老龄保健工作,并督促各组严格落实,从资金、物资、人员等给予支持。各村民小组出台了90岁老人“四包一看护”制度,即一名村干部、一名组干部、一名协会成员和一名亲属,及时掌握老人的饮食起居和身体健康。

2、组建班子。该村成立了由3名村干部任正副组长,10名组干部任成员的老龄工作领导小组, 1名正团职退休干部担任老年协会会长、1名村老支书为副会长,具体负责老龄日常工作。每个村民小组都成立了老年协会小组,并配备了48名老龄工作义务宣讲员。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进组入户到人的工作网络。

3、摸清底子。该村老龄协会组织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了他们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居住地点、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每年组织医护人员进组入户,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电子档案。

二、弘扬尊老敬老传统,把老龄工作当作一项文体事业来推进。

近些年来,该村在老龄工作中坚持弘扬中华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着力打基础,搞建设,做好事,千方百计为老年人创造舒适幸福的居住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老年协会多次向村、支两委汇报,督促村里先后筹资300多万元投入老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努力打造绿带环村、绿道满村、绿点遍村的“绿色家园”,该村森林覆盖率达35%,主村道全是桂花树,每年八月,桂花飘香,沁人心脾;

二是兴建“村级步行街”,该村建有600平方米的老人活动广场,建有48平方米的戏台,全村6个小广场,都配备了音响,每天下午4-5点,全村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老年人达300多人次;

三是“大手牵老手”组织老人至少每季度有一次“精神营养套餐”,以此来丰富老人的文娱活动,除本村16个文艺骨干开展活动外,还开展了放电影、打渔鼓、唱灯戏、唱汉剧的活动。该村3组93岁的老人肖菊美满面笑容地对笔者说:“这样的好日子,俺只想再活50年。”

榜样激励村干部抓好老龄工作。2010年,离开家乡整整50年的南海舰队军转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广州、珠海办事处副主任徐新宽,为满足百岁父亲徐华国的心愿,不在大城市享清福,回到老家尽孝心,带着在广州生活了10年的父亲一起回到老家。为了使父亲晚年健康幸福,老徐四兄弟集资修建了颐养天年的乐园,并以勤发路、朝门、桂枝楼、竹园、齐乐园、四合亭、鸳鸯池、钓鱼台等命名,营造了古今结合的美丽庭园,2014年他父亲102岁高龄离世。他在伺服父亲的5年里,还帮助所在的3组,成立了老龄工作小组,当时在全洲口镇是首开先河。一名年逾古稀的正处级干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之心,深深地感染着所有村干部和周边村民,都表示要以徐老为榜样,让敬老孝老成为全村的好风尚。同时,徐新宽还是该村的一张“名片”,多次受到汉寿县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凡是县里带“老”字号的会议,都邀请他参加。

近些年来,该村还组织党员、团员与高龄老人其家族主要成员签订了有关赡养老人的责任状;全村85名党员分别与这些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村里还请镇卫生院的医生对这些老人进行定期体检;逢年过节,给每个老人送上一个红包;对有特殊困难的老人进行帮扶。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万善群,是86岁老人彭泽桃家的常客,经常与其谈心交心,了解老人的所想所盼,还亲自带他去医院就诊,帮助解决医药费。村干部万善群,每年四处“化缘”50,近3年用于老龄工作的经费每年达15万元。该村10个村民小组,每个组都有老年协会分会,每个分会的会长都由一名老党员担任,并在每个月20日坚持一次老年知识的学习,每天都在6个文化广场开展文体活动,让全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三、办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把老龄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幸福事业来经营。

一是加强建设,落实责任。村里因地制宜加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将医疗室、健身室、图书室、棋牌室、茶饮室、休息室,因势利导转型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共青团、妇联组织、老年协会、村医和村民爱老敬老的积极性,从2014年开始,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明确了村、支两委的六项职责负责督促落实。即法定赡养责任、日常护理责任、高龄补贴落实责任、防病治病责任、自我保健责任、监督检查责任。使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有人照顾,让他们同样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实惠。

二是精心部署,热情服务。村老年协会有三名成员在日间照料中心负责,并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政策咨询、科普宣传和保健服务,很受老年人欢迎。2015年实行民办公助,正式挂牌为“洲口镇猴王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行低偿服务,即每人每天收茶水费、中餐费各两元。长期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形象地称赞该活动中心是:“政策咨询的场所、科普宣传的阵地、娱乐活动的中心,精神互助的乐园”。

三是老有所乐,人寿年丰。该村自成立老年协会和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工作开展以来,老年人老有所乐,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村里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去年全村3100亩水田,每亩过900公斤,1700亩棉花,亩产籽花255公斤;1000亩水面,亩产鲜鱼过500公斤;项项都比上年增长8%以上;且1800名打工人员获纯利2200多万元;使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119元,比上年增长5%。该村对老年协会的重视,让村里开出了幸福之花,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目前该村已成为汉寿县有名的新农村示范点。(汉寿县老龄办周小楠)

评论
分享
QQ空间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常德市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相关标签
网友评论
256人参与 | 0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