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首页 导航 移动端 北京
养老信息网LOGO

养老服务

搭平台 拓半径 激活力 ——扬州市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

文章来源:辽宁省民政局 发布日期:2017-05-26 10:51:40
浏览次数: 325网友评论: 0

孙 波

在江苏省扬州市民政局近日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养老服务供需洽谈会上:前来参会的多家企业(组织)作为养老服务的“娘家”与100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婆家”现场面对面洽谈,供需双方积极互动,现场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20余份。

截至2016年底,扬州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3.26万,占人口总数的24.53%,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仅靠政府和社区的力量,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社会化是必由之路。近几年扬州市民政局多向发力,多处着手,全方位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

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

以政府购买服务撬动市场

扬州市自2011年开始实施《扬州市市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办法(试行)》,对5大类补贴对象,按不同年龄、自理能力情况,分别实行每月80元、150元、260元购买服务补贴。初期由基层民政部门直接负责,服务人员主要来自各街道、社区就近安排的就业困难人员,这种服务模式很快就遇到了发展瓶颈。受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员年龄、文化等制约,每周1-2次的生活照料不能满足孤寡、高龄、残疾、空巢等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服务人群偏窄,缺乏线上信息化服务平台,难以打通与社会服务资源的接口,更难以满足更多老年群体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如何让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的主体,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进程成为破解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为此,扬州市出台《扬州市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采购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采购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投标工作,引入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养老服务企业负责政府购买服务。一方面,针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增加服务内容,提供订单式服务。另一方面,提升普通老人有偿享受养老服务的消费意识,以此为基础,撬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大市场。目前,全市引进了曜阳养老中心、海洋养老服务集团、广州美好家园等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同时也培育了高邮巾帼养老服务中心、江都安心养老服务中心等本地养老服务企业,从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市场。

养老服务平台社会化

以资源统筹拓展服务半径

2012年,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建设模式,由政府、电信运营商和科技公司共同合作,建成了扬州市养老服务平台,成立了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2015年底,通过招标,引进扬州曜阳养老服务中心承接平台的运营管理工作,内容包括12349呼叫系统、居家乐养老服务管理系统、呼叫终端和养老服务中心四个模块。平台采用公建民营的运营模式,服务已覆盖整个城区,拥有加盟企业300余家,平均每天接听老年需求电话百余个,为城区老年人提供了应急救助、信息咨询、生活照料、打扫卫生、陪同散心、商品采购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今年,平台还致力于完善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连同12349养老服务热线,打造“三位一体”的便捷化的响应机制,同时加大智能化养老产品的宣传推介,真正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各县市也分别建成并引进专业力量运营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

以需求导向来引领市场

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政府在行动,但是政府“包不了”,社区也“包不好”,必须要明晰政府、社区、企业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角色定位,把该管的管好,该放开的放开,通过购买服务、合同外包、委托经营等形式,逐步将社区的养老服务交给专业的社会力量去经营,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社区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和微利性决定了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有所担心、有所迟疑。扬州市首先从规范化、标准化入手,对社区养老制定了具体的建设和服务标准。2016年,扬州市老龄办联合质监局出台了《社区养老机构建设规范》《社区养老服务标准》两个地方标准,为企业参与养老服务提供了方向和参照。同时出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考评办法》等实施细则,让企业有据可依。

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扬州建成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64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7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197个。2017年,扬州市按照“社区为老服务资源集约化、为老服务组织社会化、为老服务方式智能化、为老服务常态化”的目标,开展“颐养社区”建设工作,在19个社区进行试点,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全面提升。同时,选择3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社会化运营试点,力争到2020年达到社区养老社会化运营率80%的目标。

机构养老社会化

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养老服务体系中,机构养老不可或缺,但因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的错配,也存在机构养老“一床难求”和床位空置居高不下并存的怪相。扬州市首先从政策层面出发,出台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健康和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意见》等文件,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扬州市社会办养老机构达到21家,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床位总数的55%,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3.2张。

同时,为降低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不断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补助的力度。在原补助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社会办新建护理型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到1万元,对社会办养老机构投保综合责任保险,市级财政实行1∶1的奖补政策。

经过积极探索,机构养老运营模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全市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达到20家,养老护理院1家。还有2家养老护理院采用了民办公助的模式,由社会资本建设、管理、运营,实行市场化服务,政府根据服务情况给予建设、运营补助。

2017年,扬州市全面推进养老机构的社会化改革,以县为单位,政府举办的公办养老机构(包括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的比例达到30%以上。50%的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面向社会老人开放,让有需求的老人就近享受到专业规范的养老服务。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评论
分享
QQ空间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扬州市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相关标签
网友评论
325人参与 | 0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