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首页 导航 移动端 北京
养老信息网LOGO

养老产业

扬州市广陵:社会力量参与成为养老产业的“增长极”

文章来源:扬州民政 发布日期:2018-07-28 09:00:51
浏览次数:正在加载次数网友评论: 0

广陵区现有老龄人口10.9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4.5%。老城区实际居住的老年人比例已达到35%以上。据预测,到2020年,全区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7%左右,近14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8万人,空巢独居老年人将达到6.32万人,需要得到介助、介护服务的老年人将分别达到2.4万人和0.9万人,呈现出3个主要特征: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二是预期寿命变长;三是空巢化加剧,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幅快。

对此,广陵区民政局从破解养老难题入手,以统筹城乡老龄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政府搭台、社会力量和多元化资本“唱主角”为重点,筑牢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各个“支点”,将社会力量打造成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让老年人无论是在养老院还是在家里都能享受到全面、优质、专业的服务。

扬州市广陵:社会力量参与成为养老产业的“增长极”

一、突出长远谋划,疏通养老产业建设脉络

01

以政策扶持为先导,引领养老设施布局规划。

按照《颐养社区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1年)》《颐养社区建设2018年度实施计划》,在完善城市养老功能,加快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的同时,对照市政府将要出台的《扬州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7-2030年),以城市东南片区改造更新为契机,推动民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超前研究、编制广陵区养老设施建设规划,对“颐养社区建设、护理型床位占比50%以上、社会力量运营床位占比70%以上” 等核心指标的实现,制定落实明确的时间表和线路图,确保设施总量稳定有效供给。

02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舒活养老服务财政供给。

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区级财政按照本地上年度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每人每年不低于40元的标准提取养老服务事业费,落实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特殊特困老人供养经费、尊老金等各类养老事业经费,2018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1.44亿元,同比增长10.8%。对于民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购买服务、交通配套、医疗机构配套、投资融资、税费优惠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充分释放政策效益。

03

以民生实事为抓手,拓展养老需求建设项目。

近年来,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中心等建设项目连续列入市委、市政府“民生一号”实事工程,为老年人提供餐饮、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今年,区级老年活动中心、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护理院等12项涉及养老服务产业的项目再次列入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新建项目不仅由国土、规划、民政等部门牵头统筹,更是落实消防、卫计等部门的职责,协力属地乡镇、街道,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设施。

扬州市广陵:社会力量参与成为养老产业的“增长极”

 

二、突出市场运作,撬动颐养服务增长支点

01

医养结合,激活养老机构发展的社会化发展。

近年来,广陵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主力搭建医养结合型层次化发展框架,以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需求。沙头镇康乐老年公寓是全区最早成立的民办养老机构,设有床位70张,主要提供周边乡镇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今年,九如城(文昌)康养中心在文昌花园社区运行,成为全市首个“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实现养老服务“嵌入”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无缝链接。头桥镇达康养老院获批《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成为全区首家经民政、卫计部门注册登记成立的“医养结合”型民办养老机构,填补了乡镇失能老人专业护理的空白。扬州曜阳、无锡九如城等现有专业机构不断优化扩大服务领域,扬州就帮您等一批本地养老企业主动参与广陵市场竞争,上海海阳、扬州教投369等知名养老连锁机构多次前来进行项目洽谈,广陵养老服务产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02

颐养宜居,探索社区居家养老的立体化发展。

广陵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过几年来的持续推进,总投入2000多万元,先后推进了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中央厨房”和助餐点等一批项目建设,建成颐养社区5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1个、社区“中央厨房”3个、助餐点 40个、标准化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4个,主城区基本形成10-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半径。今年,结合颐养社区建设,提出打造广陵颐养之城的“社区样板”的创建目标,确定了“宜居环境、居家服务、智慧社区、健康关爱、文化培塑”5大类创建内容,又继续打造4个颐养社区,打造宜居颐养的社区环境、尊老敬老的社区文化、照料照护的居家服务,并利用已建的东关日间照料中心和待建正建的曲江街道日间照料中心、汤汪乡日间照料中心项目,通过引进、嵌入、合作等方式,打开社会与市场通道,让更多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智慧养老等项目在社区落地。

03

增加投入,拓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2014年,琼花观社区在全市首创了社区老年人集中助餐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运营,向街道区域内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这一经验被总结推广为社区“中央厨房”,目前广陵区基本打造了社区“中央厨房”做餐+“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订餐+专业团队配送+社区助餐点取餐就餐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实惠的助餐服务。2009年起,率先在全市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2016年底,通过公开招投标,扬州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中标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率先进入广陵养老服务领域,按照每人每年2400元标准购买公共服务,2017年财政实际投入440万元,优先为孤寡、困难、残疾、空巢等老年人提高生活照料,为1800多名孤寡、独居、高龄等失能老人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照料服务。今年又增加了老年人生日祝福、节日问候、天气提醒、用药提醒、订餐定餐等线上服务功能。

 

扬州市广陵:社会力量参与成为养老产业的“增长极”

 

三、突出能力建设,缓解养老事业管理难题

01

优化专业服务,强化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积极推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作为居家养老服务承接主体,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员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依法保障养老护理员劳动权益,优化护理人员年龄、专业结构,按比例配备护理人员,探索建立合同制、公益性岗位等用工管理制度,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建立合法规范的用工关系,通过延长培训时间、增加培训课程、强化实践操作等提升居家养老护理员专业能力。

02

优化志愿服务,强化为老服务组织建设。

着力培育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和为老服务项目“双品牌”,通过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承接各种养老服务项目,突出对孤老优抚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空巢、失独、失智、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提供服务。近年来,全区陆续培育为老社会组织80多个,95个为老项目在省、市、区公益创投活动中中标,获得资助资金400多万元。

03

优化载体服务,强化养老评估能力建设。

全面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扬州市广陵区三方评估服务中心承接任务,开展老年人失能状况和服务需求评估,按照老年人日常生活、认知能力、情绪行为、视、听觉四项来判断失能等级,运用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失能等级评估中。

评论
分享
QQ空间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扬州市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相关标签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