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移动端 北京
养老信息网LOGO

养老动态

统筹整合资源 发展农村养老 ——山东省荣成市创新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报》 作者:王 旭 发布日期:2018-08-29 09:40:24
浏览次数: 535网友评论: 0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在敬老院社会化改革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敬老院区域性集中整合,全面提升敬老院服务质量。整合后,全市敬老院由24所减少为8所,有效实现了敬老院集约化管理、社会化运营、精细化服务。

加强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布点

荣成市打破农村敬老院行政区划和属地管理限制,依据全市敬老院地域分布特点,综合考虑床位数量、服务能力和区域内供养人数等因素,按照就近向好的原则和为供养对象打造“30分钟服务生活圈”的目标,形成以南、北、中三个中心区域为基础,其他区域为补充的发展格局。集中优化整合后,既充分尊重五保老人的选择,又满足老人就近入住需求。

强化兜底保障,发展社会服务

一方面,强化兜底保障。坚持政府主导、提前介入,在转移安置供养对象和撤并敬老院工作中,积极协调相关镇(街)组织村“两委”成员做好本村供养对象的思想动员工作,确保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全部入住新敬老院,实行优先保障,履行政府责任、兜住民生底线;对于集中整合期间申请转为分散供养的对象,积极协调相关镇、村,妥善做好安置工作,确保分散供养对象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另一方面,发展社会服务。荣成市推行敬老院社会化改革有很好的基础,2005年-2010年,先后有13所敬老院实行社会化改革,2010年后新建的敬老院全部实行民建民营管理运营模式。整合后,现有的8所敬老院(4个社会福利中心、4所敬老院)中,有6所为民建民营。对撤并的敬老院,市民政局主动协助所属镇(街)做好转型发展和后续问题处理工作。目前,已有大疃、崖西等7所撤并敬老院顺利转化为社会化养老机构,并分别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周边老人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推动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示范引领,规范有序发展

该市按照“标杆引路,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按照区域分别打造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社会福利中心、市社会福利中心、石岛管理区社会福利中心、虎山镇敬老院4处中心示范院,以此为引领,带动形成全市敬老院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同时,突出规范发展,坚持标准引领,编制《敬老院建设管理服务规范手册》,对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环境及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卫生服务、医疗服务、护理服务等相关标准进行细化、量化,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加强监督管理,提升优化服务

按照“共建共管、建管并举”的原则,完善监督管理模式,强化信用约束,形成监管合力,有效解决敬老院“以包代管”的问题。

落实辖区主管。明确要求各镇(街)切实承担起辖区敬老院的监管主体责任,采取上门督导等方式,确保日常督导到位。

实施派驻监管。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为每所敬老院配备2名派遣制指导监督员,在院指导和监督敬老院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所派遣的指导监督员均为年龄25-40周岁的党员,派驻前,组织进行专题培训,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督导巡查。民政部门联合财政、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巡查、检查,督促服务质量提升。

强化信用约束。引入信用考评约束机制,对于各项督导检查不合格的敬老院,给予扣减信用分值直至降低信用等级等处理。将供暖、消防、食品药品和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作为考评的硬性条件,对于保障不到位、检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及时或不彻底的,予以信用降级直至淘汰。

评论
分享
QQ空间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延伸阅读
相关标签
网友评论
535人参与 | 0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