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的临朐新闻报,登出了我县诗人贾兴华老师的组诗《官护山的秋天》,读来耳目新颖,心情怡然,有着身临其境的新鲜幽雅的感觉。官护山风景区我很熟悉,2015年10月下旬,我应风景区主人钟行智之邀,写出了这一新辟景区的第一篇散文《深秋初游官护山》,从此对我县西南部的特殊风光,常常恋在我心,几乎每年秋天都去观光一次,写下了成串的乡情小诗和几篇寄情散文。但我总觉得未尽到拳拳之心,挥洒了些诗文才华,却江郎才尽一般,始终未写出它的真魂,诱人的独具之点。这回读了贾老师的组诗,却觉得他以超人的诗才,为其绽开了诗的奇异之花,绘出了最新最美画卷。
作为作家诗人,写故乡的景区和风光,这是创作的起码职责。很多作者不是做不到这一点,但如何写出好的作品来,就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了。贾老师的这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表现手法上,都是十分契合官护山风景的。以我的观点看,这些诗都是最好的乡情诗,清丽优美,诗意深邃,意境如画,通俗而不土的诗句,表达的含义深而鲜明,很符合乡情诗的优越性。准确的体现了诗祖臧克家对乡情诗要求的四句话:“要用一支彩笔,要用一颗诗心,描绘故乡的风貌,写出故乡的真魂”。官护山景区设立以来的七八年,年年秋天游客纷纭,诱来不知多少雅士墨客,写出了诗文很多很多,但就诗歌来说,这组《官护山的秋天》,在诗的墨海之中,写得好,可谓首屈一指。
贾老师的这组诗,最大特点是写出了景区的新意,是创新作品,是以诗情画意的彩笔,描绘出了沂蒙山乡的秀丽风光。如在《官护山之美》一首第二节写道:“此去一游,让我一再震撼的,是那一望无际的格桑花/是那满山坡的柿子林,是那充满了时光积淀的故事/是哪游人充满了幸福的笑脸,是哪不施粉黛的自然。”这些描述,,不是光写了表面的自然风光,重要的是写出了游人观后,心灵的变化之美,故而诗显得有深度,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官护山的格桑花,我写得很早,写过多首诗和多篇散文,但总是深度不够,贾老师这首《格桑花的海》,写出了格桑花的极致之美,令我震惊和称羡。他在最后一段写道:“蓝天白云,黛色的山下/轻轻地,你漫步在格桑花的海洋里,你可以想,也可以不想/可以看年轻人那灿若桃花的笑脸/看老人们孩童一样的目光,看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追逐嬉戏/看你的女人,像翩然起舞的蝴蝶”。这一段对格桑花的描述,美得令人在美梦里畅游,写出了游人的真实感觉,美学性非常强烈,一般诗人写不出这样的境界来。
最美的语言,不是让人看不懂,不是朦胧的让人猜谜,而是用说普通话一样的语言,充满激情的语言,启发性强烈的语言。贾老师这组诗的语言,我觉得韵味不凡,真情意远,表达十分生动确切。每首的诗眼都启迪性很强,若人有不尽的深思,《石板小路》这一首,写得诗意境美,确实能让人感悟到大自然的灵性,最后的两句诗眼“是的,你前行的脚步是神秘的/你脚下的石板路,是神秘的”。这含蓄的两句语言,用得真好,非常深刻地写出了石板路的灵性和诗的含意,是很理想的诗眼。
贾老师的诗,我读的不多,这次读来印象很深。有着乡情的朴实,韵率的柔美,意境的深邃清丽,主题的显明,时代的新颖。这些诗是当今我县诗坛最高水平的奇葩,也许你读了与我有着同样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