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移动端 北京
养老信息网LOGO

悠悠往事

一个老艺人的奉献精神

——记我县影视公司经理尹炳祥

文章来源:养老信息网 作者:冯恩昌 发布日期:2022-10-10
浏览次数: 104网友评论: 2
标签: 老艺人 奉献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初,相识尹炳祥先生的。他是临朐县五井镇西池村人,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十分热爱文化艺术事业,七八十年代进城,开始依托县文联,筹资兴办起文化部门临朐县第一个影视公司、汽车出租公司、临朐照相馆,以此经商赚钱,用于公共事业。他的影视公司为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活动,三天两头出面参与拍摄电视片,跟随领导照相留影,时经20余年,大部分个人出资,公家给于很少补助。他的汽车出租公司除搞经营外,经常为宣传文化部门免费服务。他的红火时期,我在宣传部工作兼文联主席,因分管新闻工作,时常跑济南《大众日报》社等新闻单位送稿件,用他的车很多次。他开设的照相馆,也基本上是为公服务的,上头来了领导或名人,拍照留念也要他跟踪服务。建国后在我县的文化艺术历史上,曾经任过县政协常委的他,是一个自觉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七八十年代,我县的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成为中国绘画之乡、文化模范县、山东小戏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在全县文化大繁荣的进展中,全县涌现出了八百八十个文化户,他成了文化户中的突出人物,在全国、省、市产生了很大影响,辉煌事迹被光明日报、上海文汇报、大众日报、中央广播电视台宣传报道过。大众日报文艺部著名编辑王文光(后为报社办公室主任),来我县住了四五天,约我一起写了一篇《八百八十个文化户》的通讯,发表在1986年3月2日上海文汇报2版头条,文中突出介绍了尹炳祥的事迹,文中曰:“我们采访文化户回到县城,在电影院的广场上,看见一位中年人,举着照相机,正在为县吕剧团排演的小戏录像。他叫尹炳祥,今年三十八岁,家住五井镇西池村,现在担任全县文化户协会主席。他由办个体照相馆逐渐发展成为文艺创作、摄影、电视录像三位一体的文化专业户,是全县第一个独立经营个体文化事业的人。1985年4月,他作为全县文化户的代表,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化户工作座谈会。他经营的项目,立足点放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上。他培养了几十名照相技术人才,有的已被评为摄影师。去年夏天,他在县宣传文化部门支持下,成立了临朐影视公司,录制了反映本县四化建设的先进典型事迹和科技资料片二十多部,其中有五部被山东电视台采用。几年来,他先后拿出一万七千多元钱资助县里发展文化事业。他设立的‘临朐县电影文学奖’,大大激发了业余作者的创作热情”。潍坊日报副总编辑高立基先生,在他发表在1985年8月22日潍坊日报上的通讯《朵朵山花溢清香》一文中,曰:“县文化户主席尹炳祥成立临朐影视公司后,和县吕剧团联系录制了三部现代戏曲片,受到了省领导的赞扬。”1984年7月28日,大众日报报道:“照相专业户尹炳祥,捐款设立临朐电影文学奖,凡本县作者在省级以上和各电影制片厂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电影文学剧本,发给奖金五百元,电影剧本被拍摄发行者奖给一千元,影片在全国获奖者发给一千五百元”。他在我县定为沂蒙山区七个贫困县之一过程中,跑前跑后不辞劳苦,提供了大量照片和录像,做出一定贡献。他响应国家以文养文的政策,主动出资同农民日报,在全国设立过反映农村题材小说的“金牛奖”,收到参与评奖的小说三千部之多。他为人坦荡,做事大度,为全国和县里文化艺术界,根据自己的能力,做过不少好事,显示了为人高尚的品德。

尹炳祥的一生,是为家乡和人民,做贡献的一生。他离世而去几年了,我和朋友们都永远怀念着他!

评论
分享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2)
济南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104人参与 | 2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最新评论
济南市网友的个人图像
济南市网友 发表于 2024-09-07 18:54
2楼
尹炳祥为家乡临朐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是改开初期社会生活的真实纪录。 他曾经把影视业务做到北京,但最终没能发展起来,京城居不易,水土不服啊。
济南市网友的个人图像
济南市网友 发表于 2024-09-07 18:45
1楼
怀念老朋友尹炳祥,他是个好人!
欢迎您的精彩评论。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