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首页 导航 移动端 北京
养老信息网LOGO

文学创作

蚕乡三章

文章来源:养老信息网 作者: 冯恩昌 发布日期:2023-03-09 17:13:19
浏览次数:正在加载次数网友评论: 0
标签: 蚕乡

采桑仙姑

早晨,山坡上的桑园,淡霭笼罩着新绿,桑枝上的幼芽寸把长,吐出的叶儿嫩黄,整个桑园弥漫着空气的清爽,若一幅透明的水晶画,流淌着晨鸟的一声声啼鸣,叶片上有着细细的露珠,颤动着曦光。

一群穿红着绿的仙姑,从云缝里飘来,踏上桑园的阡陌,伴着欢声笑语,分头登上桑树的干叉,挥着白皙的灵巧的手,采摘起娇嫩桑叶来,一片片无声的落进竹篮。有一位仙姑哼出一首小诗:“春风啊,像个调皮的孩子,把桑芽儿一碰,忽闪闪,绽开了嫩黄的叶瓣/采桑女驾着祥云飘来,竹篮装去绿色的春一片!”在悠扬的朗诵声中,一只只竹篮儿在碧叶缝里旋转,旋转着她们的欢声笑语,旋转着一阵阵鸟鸣,旋转进太阳金色的光丝,旋转进蚕姑们一幕幕喂蚕的春梦。

仙姑们挽着春意满满的竹篮下山了,一道亮丽的彩虹,向着山下的排排蚕房,轻柔而欢快的飘去。

砍桑斧声

山乡黎明,山上有一种鸟叫得最早,也最响亮。那清脆的声音,是从山坡那片绿桑园里,飞扬出来的。咔咔咔的声音,弥漫了山涯,飘向遥远。就在发出声音的桑园中,晃动着一个沂蒙大汉的身影,他是我中年的父亲,在蚕乡是一把砍桑的能手。我家每年都喂两张蚕种,蚕见过三眠,吃桑叶越来越多,早把采桑变成了砍桑。如果说,蚕幼时食桑发出沙沙细雨声,那么长大之后,食桑就像一阵阵暴风骤雨声,蚕姑喂蚕连轴转,通宵不眠,食用的大量桑叶,就靠砍桑人了。

这时节,父亲每天刚放明,就推着胶轮车,腰里掖着快斧子,急匆匆登山坡入桑园,爬上桑树桠,彭啪彭啪挥起斧子砍起桑枝来。他的动作十分娴熟,先砍什么枝,怎样用斧子,都操作的既快又好。那根根牵着肥大绿叶的桑枝,一回就落满了树下。她跳下树来,紧急装好车,沿山路飞流而下,抽袋烟功夫,就把桑送到蚕室前,最紧张时一个早上要来回跑三四趟,方能供上蚕食。

这砍桑也是养蚕丰收的关键,俗语说“一斧子一条刀鱼”,就是说供得喂好蚕,一斧子砍得桑叶换钱来能买一条刀鱼。所以说,砍桑斧声,是农家的丰收歌,生活的幸福歌。

春夜蚕房

养蚕的黄金时段,春夜里蚕房的灯,彻夜亮着,蚕姑们通宵不眠。那一只只银月亮似的蚕匾上,白白胖胖的蚕儿,食桑的雨声,一浪高过一浪,穿戴头紧脚紧的蚕姑们,运桑、撒桑、抬蚕,匆忙不停。刚刚泼进蚕匾一片片厚厚的绿云,不等喘口气,转身的当儿,那绿云被蚕儿已食进肚里,于是乎变白云,快!快!快!不得了了!赶快把院中的桑运进来,蚕儿摇着脑袋等食呢!那专管运桑的蚕姑,马不停蹄,挎进一筐又一筐,累得热汗琳琳,也顾不上擦一把,直到喂蚕的攻坚战胜利了,她们才喘口气。有的累得倒在蚕匾旁,有的依着墙就睡着了,她们往往还要连续作战,到天明蚕老上蔟,还要鼓起精神战斗。

我亲眼目睹了这春夜蚕房的情景,曾写了一首小诗《蚕房春夜》,有一段这样写道:“灯花爆了更红亮,蚕姑俏影窗纸上摇/细指抛撒绿桑叶,层层蚕匾泛春潮/梦,早已融进食桑曲,蚕房夜,静悄悄。”撰此文时,我想到蚕姑们有着高贵品德,应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本文地址:蚕乡三章

评论
分享
QQ空间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