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儒养老建党节专栏《听老党员话初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余年间,我们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如今拥有超9800万党员的大党,领航中国从积贫积弱处出发,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期间,有无数优秀的老共产党员奋勇拼搏在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第一线上,他们在经济建设、保家卫国、教人育才、文化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追忆峥嵘岁月,凝聚奋进力量。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相儒养老特别推出建党节专栏《听老党员话初心》,让我们一起倾听相儒养老部分入住长者——也是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优秀老党员的峥嵘岁月,共话初心使命。
让我们从老一辈党员宝贵的人生奋斗旅途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智慧,以更加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用汗水和热血书写灿烂青春,凝心聚力跟党走,砥砺奋进新征程。
夏宝森,1932年出生于北京,2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党龄72年。
夏爷爷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曲家,创作了800余首歌曲,出版了5部歌曲集,也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高级政工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被评为“全国金融劳动模范”,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从事工会工作三十年的工会干部”荣誉奖章,多次在北京举办了个人声乐作品音乐会......
图丨夏宝森爷爷多次在北京举办声乐作品音乐会
这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为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奋进建设新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今年92岁高龄的夏爷爷入住了相儒养老。初见夏老时,他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谈吐十分儒雅。翻看着夏爷爷的纪念册,我们有幸一起聆听了这位仁厚长者、优秀老党员的初心故事。
图丨夏宝森爷爷在相儒养老的生活休闲愉悦,喜爱遛弯、养鱼、园艺
夏宝森出身于三代印钞工人世家,1944年,他刚长到12岁,父亲就因积劳成疾而去世。由于生活所迫,还没读完小学五年级的他就被迫顶替父亲走进了北平印刷局(现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当起了童工。
回忆起解放前的那段苦日子,夏爷爷用“牛马不如”来形容,吃不饱、穿不暖。在那黑天黑地的日子里,劳累一天的他,晚上还要走街串巷吆喝卖报才能勉强糊口。“我那时白天干完活后,晚上还要去做零工,哪里还会想到歌唱。”夏爷爷如是说。
好不容易盼到了解放,党和新中国的阳光照亮了劳苦人民的路,夏宝森真切地体会到了翻身做主的幸福。
旧社会被人看不起的童工成了新社会的主人翁,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经历了这一切的他还正值火热的青少年时期,夏宝森深深感念党的恩情,少年立志,卯足了劲要为建设新中国大干一场。
夏宝森积极要求进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1950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1951年起他就做印钞厂工会工作,从工会小组长到车间工会委员,又到厂工会宣传副主任、俱乐部主任,直到1985年组建印制系统工会时他任办公室主任,工作到1993年退休。
40余载来,他全身心地倾注在工会工作的事业上,在工作岗位上、音乐事业上均获得荣誉无数。
图丨夏宝森爷爷的部分获奖证书
“要说新中国、新时代的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是夏爷爷发自内心的感触。他表示,做人应饮水思源不忘本,永远跟党走,作为党员,我们更应该走在前面,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在这个过程中也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了人生理想。
夏宝森爷爷回忆,解放那年,他唱着《解放区的天》在前门大街迎接了解放军入城;唱着《东方红》在天安门前参加了开国大典。也是那个时候,他从心底里萌发了歌唱的激情,于是报名参加了北京印钞厂的工人歌咏队。由此,他开启了另一份热爱一生的音乐事业。
夏爷爷有一位一起创作的音乐搭档——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正部长级)高占祥同志。他们也曾是印钞厂同事,又在音乐创作路上共同合作了40多年,结下了深厚情谊。
毛主席曾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艺工作的思想,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等重要论断。
高占祥和夏宝森两位先生都来自工人队伍,他们在工作中、创作中逐渐深刻领悟从文艺上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夏爷爷曾经谈起创作感受,表示:“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始丧嫁娶,迎来送往,家庭访问,布置会场;上至马列主义,下至扑克象棋。凡是职工群众的合理要求都要认认真真地去解决,这样才能代表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他们携手合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人做词一人谱曲,坚持为一线工人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几十年来,他们写歌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写了歌就为让工友们唱。因此,他们每次写歌都先唱给工友们听,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再找音乐老前辈们求教。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倪志福同志为夏宝森题词
这两位金牌搭档就像是勤勤恳恳的孺子牛,用心血为人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不断鼓舞着人民群众生产建设的斗志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昂热情。
上世纪60年代,他们合作的歌曲《永远站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前线》展现了劳动工人们崇高的精神风貌,流传广泛, 受到极高的评价。
(点击聆听夏宝森爷爷的作品《永远站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前线》)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在四川东河公司参加三线建设,生活艰苦条件差,为了鼓舞群众的斗志,夏爷爷组建了百人合唱团,演唱《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等。
图丨夏宝森爷爷的部分作品曲谱
著名音乐家周巍歭曾为夏宝森题词:“社会主义吹鼓手,民族音乐传承人”;
他的老搭档高占祥同志曾说:“新中国的每一个重要时期、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夏宝森谱写的音符在华夏大地飞歌。”
青年立鸿志,作曲为工人
奋斗数十载,爱国尽奉献
忆峥嵘往昔,初心今犹在
让我们向优秀共产党员夏宝森同志致敬!
我党百年,波澜壮阔。一百多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与传承,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时光,将铭记每一位奋斗的共产党人。
值此建党103周年之际,重温老党员的初心故事,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涤荡。
正如总书记所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本色不改,初心弥坚。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力量。
本文地址:初心不改,夏宝森:用音乐传递党的炽热信仰